各种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比较
几十年来,人们对于腰椎病的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也创造及发明了多种治疗的方法。可分为无创的保守疗法、手术开刀和微创治疗。
保守治疗可以治愈90%的病人,对初次发作或者发作时间短、椎间盘突出较小、对脊髓或神经根压迫比较轻微、症状较轻者效果较好。通常采用药物内服外贴,手法推拿按摩整复,机械的电动各种牵引,局部封闭,骶管麻醉等等。针对不同病情,只要运用得当,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腰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神经根炎对症治疗起效,往往仅能消除或减轻症状,而不能根治腰椎间盘突出,因此有恢复慢,容易复发等不足。对于椎间盘突出物较大、对脊髓和神经有明显压迫的的病例常无能为力,有的治疗方法使用不当甚至能加重病情,应当注意和慎用。
传统的手术开刀,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以往多以开放式摘除椎间盘髓核的开刀手术为主,手术的成功率也比较高,但因手术切口大、剥离组织范围广、凿开骨窗、出血多、不可避免的软组织损伤、骨损伤、脊柱稳定性受破坏、卧床和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以及较为常见的神经粘连等不良反应,而使病人俱怕手术治疗。患者往往不易接受,部分患者因畏惧手术而忍痛生存。因此,众多的医疗工作者和广大的腰腿痛患者渴望能有一种不开刀,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疗效佳,安全,简单的理想方法。
现代外科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手术的有限化和微创化。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脊柱外科的热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引进的各种国际微创治疗技术使椎间盘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其创伤微小、安全,逐渐引起广泛的重视。一些微创手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溶核、切吸、椎间盘镜等。目前国内外利用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
1.胶原酶溶核术:将一种对椎间盘髓核组织有特异性溶解作用的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内或硬膜外腔,使髓核溶解吸收达到盘内减压与治疗目的。国外起始于六十年代。我国从70年代开始应用,2005年通过了卫生部组织的临床4期试验,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目前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2.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在影象监控下,将工作套管直接进入椎间盘内,利用钳夹切割及负压系统取出部分髓核,从而减低盘内压力,使纤维环压力减轻,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3.经皮穿刺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D):椎间盘镜分侧路椎间盘镜与后路椎间镜。侧路椎间镜是在切吸的基础上,附加椎间盘镜系统,使切吸在椎间盘镜监测下进行更加安全有效。后路镜则是融合了侧路椎路镜与椎板间小开窗技术的优点,仅在椎间盘病变对应上开一小口,放入椎间镜系统,利用精细手术器械,完成取出病变髓核的过程,达到治疗目的。
4: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PLDD):利用激光能量使病变的髓核内空洞化,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缓解和消除对坐骨神经或脊神经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5.臭氧溶核术(PLDD): 该疗法采用细针穿刺到椎间盘内,注射少量臭氧气体使髓核组织脱水萎缩,达到使椎间盘减压的目的。主要原理使利用臭氧的瞬间完成的、强大的氧化功能,达到脱水、消炎和镇痛的作用。
6.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IDET)用来治疗与纤维环破裂有关的下腰痛。在影像设备监测下,将一根环形金属热电极通过引导针插入纤维环内,通过加热修复受损的纤维环,同时破坏纤维内的超敏神经末梢。这是一种加热去神经化治疗下腰痛的方法。
7.射频消融髓核成型术(NP):将一根射频汽化棒穿刺入髓核内,利用双极射频产生的能量,将射频刀头与组织间的电解转化为等离子体的离子蒸汽层。在椎间盘内切开多个槽道,从而缓解疼痛和减轻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刺激。
8.针刀回字型整体松解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病因是腰部的软组织损伤后所致的一种人体自身代偿性疾病,引起腰椎错位和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都是软组织损伤,故只针对椎间盘本身的治疗,如手术摘除椎间盘、药物融盘、椎间盘切吸等治疗方法,都是治标之法。整体松解腰部的软组织的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让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在人体自身调节范围以内,才是治本之策。过去针刀治疗多以压痛点为治疗定位点,短时间有效,但复发率高。根据腰部的弓弦力学系统和腰椎间盘突出形成的立体网络状的病理构架所设计的"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对腰部软组织的关键病变点进行整体治疗,辅以整脊手法调整腰椎的微小错位,可明显提高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大幅度降低复发率。这是我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金刚钻,此法现以做为教材在大学里推广。
9.脊髓与神经根的松解(腰椎间盘内口松解): 该疗法采用细针穿刺到椎管内,直接松解椎管内的粘连是局部得到减压目的,症状消失。